2020年,如果说要盘点“中国经济十大热词”,“新基建”需要榜上有名。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提出,加快新基建,夯实数字科技创新底座,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方向。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,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加大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。
新基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在新基建覆盖的七大方向中,既有离普通人最近的5G,也有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应用领域。那目前新基建进度如何?新基建的建设,又能给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呢?
12月28日—29日,中国城市数字经济论坛在上海举行。本次论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主办,国际传媒港(上海)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文时代(北京)文化有限公司承办。在28日召开的主题为“数字新基建——进而有为 共赢数字经济新‘基’遇”的平行论坛中,相关领域的众多大咖各抒己见,共同探讨数字新基建如何赋能城市发展。
5G让未来充满想象空间
今年,全国范围内都开始建设5G基站。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全国5G基站数量已超过70万,活跃用户数约2亿人左右。中国电信的5G基站已突破36万,其中自建的基站已经突破20万,和联通共享的基站16.2万。
实际上,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开始受到5G技术的影响。以电动汽车为例,蔚来汽车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在论坛上表示,前些年大家担心的电动汽车充电问题,现在因为5G技术的发展,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。“到今天为止,我们的平台上已经接进了国内95%的充电桩,大概是30几万根快充”, 沈斐说,这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车主存在“里程焦虑”,出现大量“僵尸充电桩“之类的问题。
今后,5G带来的影响或许还会更为深远。高德地图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苏岳龙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,未来,红绿灯的信息会与导航软件同步,当信号灯变绿灯时,行人的导航软件上会同步出现友好提示,路口通行的效率将大大提高。
不过,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胡坚波指出,对于5G来说,除了面向消费者的应用,更重要的是面向行业的应用,这方面整体来说,还处于探索期。 “目前差不多600个领域开展了相关行业应用探索,随着下一步技术的不断完善,商业模式不断成熟,这块有更大的发展空间。” 胡坚波说道。
新基建助力经济转型,发展与挑战并存
2020年的疫情,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,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国内数字化、数字经济的发展。不过,在新基建的建设过程中,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突出问题。在论坛现场,各位嘉宾阐述了七大主要挑战。
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副总经理陈志宏认为,5G的流量是4G的10倍,意味着需要巨大的算力侧投入,会涉及到能耗的问题、投资的问题、技术的问题。未来AI芯片的卡脖子技术瓶颈怎么突破是一大问题,“但我们还是有信心,新基建开拓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,这些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”。
沈斐则提出了三大应用层面的挑战:一是新基建数字化技术需要的创新文化,与能源、电力、汽车行业等较为传统的行业文化和意识之间的碰撞和矛盾;二是数据专家和行业专家之间的矛盾;三是新基建过程中规模和效率之间的矛盾。
面对这些问题,胡坚波表示,新基建引起了社会广泛重视,但仍需要进一步统一顶层设计,明确相关新基建的重要意义,同时明确相关的建设重点。相信加强部委的协同,通过应用示范引导、统一认识,新基建必然会更好的助力整个经济的转型。
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,网络安全、信息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。比如,不久之前南京有小区人脸识别门禁卡一事,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。在发展数字化经济过程中,该如何把握其中的边界和度?
对此,胡坚波表示,现在从国家层面、政策层面,特别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以及个人隐私保护,有相关制度不断出台。他指出,“包容审慎的监管非常重要,其实我们之前在很多新的经济业态中间,采用过有比较好的经验,包括像网约车的监管等等”。
相关企业也对此表态,阿里云基础设施网络事业部副总经理苏远超在论坛上说,“对于我们来说,安全是第一位的”。 他表示,阿里云在产品设计、研发、交付、运营各个环节都强调内生安全,每天进行的攻击防御是60亿次,这是作为云提供商必须提供的。
明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“新基建”从长远来看,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路径。胡坚波认为,“新基建能为我们提供新的业态,是整个经济增长的动力,能够为科研创新奠定更好的基础,提供一个试验田;同时能大幅度改善公共服务、提升教育、医疗等水平。从长远看,这是真正推动我们整个经济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然选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