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nus缘何搅动中国AI市场?

副标题:

来源:央广网 | 2025-03-10 09:37:10
央广网 | 2025-03-10 09:37:10
原标题:
正在加载

在人们还沉浸在DeepSeek带来的震撼中时,中国AI行业又有新爆品诞生。

3月5日晚,由中国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(人工智能体)“Manus”发布,引发科技行业关注。

由于产品处于内测阶段,仅以邀请码形式开放使用,Manus快速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。一时间,Manus邀请码成为科技圈的“稀有品”,二手邀请码被炒到数万元。

一时间,资本市场也被带动。3月6日,港股三大指数齐涨,恒生指数涨3.29%,恒生科技指数涨5.40%,国企指数涨3.57%。AI概念股领涨,明源云涨23.35%,金蝶国际涨超20%。A股方面,AI概念同样火爆,科创50涨3.81%。

“人机协作的下一代范式”

3月5日晚,国产大模型团队Monica发布了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产品 Manus(拉丁文“手”,翻译为知行合一)介绍。

在Manus官方网站发布的长达4分多钟的视频介绍中,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季逸超用英语介绍Manus,称他们所构建的下一代人工智能产品,能弥合概念和执行之间的差距,“我们把它看作是人机协作的下一代范式,可能让你提前一瞥AGI(通用人工智能)”。与传统 AI 助手不同,Manus不仅能提供建议或答案,还能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。从发布的视频演示来看,Manus可完成简历筛选、房产遴选、股票分析,输出非常流畅的高度自动化结果。

Manus团队的Hyan在Superlinear Academy(一个专注于AI领域的在线学习平台和会员社区)上发帖介绍称:“Manus是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产品,可以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。无论你需要深入的市场调研、繁琐的文件批量处理、个性化的旅行规划还是专业的数据分析,Manus都能通过独立思考和系统规划,在自己的虚拟环境中灵活调用各类工具——编写并执行代码、智能浏览网页、操作各类网页应用——为你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,而非仅仅提供建议或答案。”

该团队介绍,Manus在GAIA基准测试(用于评估通用AI助手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)中取得了SOTA(State-of-the-Art)的成绩,显示其性能超越OpenAI的同层次大模型。

北京大学教授、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副院长陈宝权向央广网记者介绍,Manus和之前被热议的Genesis(生成式物理引擎)有些相似,共性是产品的设计好、指引需求方向、宣传视频吊足胃口。他也指出,但接下来的核心是产品必须做到位,Genesis没有达到用户预期,一上手发现实际性能与宣传视频差别很大。“Manus有零星的用户测试出来,有好有坏,具体产品如何,还需拭目以待。”

人工智能体应用时刻已来

多名AI行业人士向央广网记者表示,Manus的出现代表了多智能体AI技术的一次显著演进。传统的“大语言模型”(如ChatGPT)虽有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,但通常以单代理形式工作,输出往往只是文本回答,缺乏连续自主行动能力。当面对复杂的、多步骤的问题时,需要用户逐步引导,难以一次性完成整个任务。

长期研究人工智能的某企业AI合规负责人朱玲凤向央广网记者表示,AI的核心在于使用,尤其是在基础模型能力大幅增长的情况下,拓展、探索更有价值的应用,才是AI普惠的关键。此次Manus将模型思考能力和工具调度能加以结合,实现了多智能体的规划、执行和反思,是较有意义的发展,这也是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。

布局智能体,已经成为大厂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和趋势,多家大厂都发布了智能体相关的应用。

去年12 月,谷歌发布其最新版大模型Gemini 2.0系列,表示其“专为智能体时代设计”,并介绍了多个智能体应用,包括Project Astra。谷歌CEO桑达尔·皮查伊(Sundar Pichai)认为Project Astra “展示了通用 AI 助手的曙光”。去年10月,微软连发10个AI智能体,面向销售、运营等场景。11月,微软又宣布Copilot Studio平台已支持用户构建自主智能体,同时发布5款预构建的智能体。在国内,字节、百度、腾讯、阿里等科技大厂,以及智谱等AI厂商也在发力AI智能体。

中信建投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表示,随着AI大模型能力不断迭代增长,模型之间差异在缩小,Meta、字节、小米等巨头开始大力布局端侧AI,抢夺AI Agent入口和产品,预计2025年将会成为AI Agent商用爆发的年度。

编辑:阮峥 责任编辑:
点击收起全文
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
|
热点推荐
正在阅读:Manus缘何搅动中国AI市场?
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
手机看
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
A- A+